6月17日,《体育新闻传播前沿》系列讲座最后一讲以线上方式举行。此次系列讲座共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新华社履行国际奥委会国际通讯社职责及创新实践”“一个传统文字部门倔强的视听转型”“奥运报道那些事儿”“热爱驱动破界:全能采编战士是如何炼成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想 通讯员 薛文婷)6月17日,《体育新闻传播前沿》系列讲座最后一讲以线上方式举行。此次系列讲座共分为四个主题,分别是“新华社履行国际奥委会国际通讯社职责及创新实践”“一个传统文字部门倔强的视听转型”“奥运报道那些事儿”“热爱驱动破界:全能采编战士是如何炼成的”。
《体育新闻传播前沿》系列讲座,同时也是一门创新课程,由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文简称北体新传)和新华社体育部合作开设。为保障授课质量,新华社体育部主任、高级记者许基仁组建了一支强大的主讲教师队伍,包括体育部总编室副主任、新华社“十佳编辑”李丽,体育部总编室副主任、涉国际奥委会和北京冬奥组委专项记者姬烨,新华体育全媒工作室执行总监、新华社“十佳编辑”沈楠,新华体育全媒工作室和冬奥工作室核心成员牛梦彤、王楚捷,新华体育新媒体报道领衔记者卢羽晨,体育部融合发展报道中心融合报道记者、新华社“十佳记者”王沁鸥。系列讲座由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薛文婷教授和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天博士主持。
《体育新闻传播前沿》课程是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交流工作的直接成果。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报送2022年高校与新闻单位从业人员互聘交流工作人选计划的通知》精神,经沟通协商,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中国日报社总编室副主任沈斌今年到北体新传进行交流,并与校内教师合作开设《体育新闻传播前沿》和《国际新闻传播前沿》课程。该课程同时也是北体新传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育部、中央宣传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 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教育计划2.0的意见》,推动新闻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认定)、网络与新媒体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认定)建设的重要举措。
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之本,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之基,卓越体育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更是关系到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体育新闻传播前沿》的开设,既是课程和专业建设的模式创新,也是学界与业界的协同创新。课程通过学界和业界导师的合作,对德智体美劳育人在特定领域的垂直落地进行了探索,课程思政与专业能力培养得到了有机结合,不但让学生通过一线的最鲜活实践对“脚力、眼力、媒体报道脑力、笔力”的培养有了直接体会,而且增强了贯彻落实习“使命在肩、奋斗有我”和“为建设体育强国多作贡献,为社会传递更多正能量”要求的自觉性。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华体会体育网页以及新工科、华体会体育网页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加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跨界合作与协同创新,共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新华社成为国际奥委会(IOC)认可的国际通讯社在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IOC官网于2019年1月30日发布消息称,新华社积极拥抱新技术,向所有人传播奥林匹克价值,且报道数量多、质量高,“为此,国际奥委会承认新华社为其官方奥林匹克国际通讯社。”许基仁表示,新华社成为IOC认可的国际通讯社,打破了西方媒体的垄断,提升中国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更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新华社跻身国际通讯社的原因,则在于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新华社等中国媒体在国际体育界的实力上升,奥林匹克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以及中国体育人的不懈努力与付出。他还表示,内容建设是巩固国际通讯社地位的核心之钥,人才建设是强化国际通讯社实力的关键所在,并鼓励同学们努力提升自我,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卓越新闻传播人才。
作为新华社涉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组委专项记者,姬烨深刻感受到了新华社跻身国际通讯社的权益,如拥有充足的报道配额,在主新闻中心内占据发稿平面的优先位置,确保文字和摄影的优先采访位置,在主新闻中心拥有展示平台等,同时新华社也要履行国际通讯社的责任,如要在全国、全球范围积极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报道奥运会、冬奥会、青奥会以及其他相关奥林匹克活动,积极参与国际热点体育新闻的竞争等。关于如何做一名国际奥委会专项记者,姬烨认为要善于挖掘、提炼新闻点;建立人脉;敢于发声、善于发声,尤其要注意体现专业性、发出中国声音、找准共鸣点;争取专访国际奥委会官员的机会;跳出奥运报奥运等。
媒体融合是国家战略,华体会体育网页也是新华社体育部近些年来的工作重点。新华体育全媒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迄今已生产了60多部视频,其中讲述7名中国运动员在疫情下冲刺东京奥运会故事的长纪录片《追光:东京之路》不但入围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长纪录片复评,还获得了米兰国际体育电影电视周主竞赛单元“奥林匹克精神与价值”提名奖和国际体育记者协会年度媒体奖。沈楠表示,全媒体转型对长于文字报道的新华社记者、编辑而言很艰难,但又至关重要,为此她和同事通过借助分社、购买服务、争取经费、偷师模仿等方式,实现了从合作制作到独立制作,从微纪录片到长纪录片、系列纪录片、纪录片栏目的成长。沈楠认为,要相信时间的力量——在短视频“大行其道”的媒体环境中,长纪录片的分量、整体感是无法取代的,也是和新华社国际通讯社地位和职责相匹配的;要相信真实的力量——客观真实地记录运动员的奋斗过程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相信体育的力量——体育不但可以为国争光,也可以激励人心。
李丽表示,在信息爆炸的移动互联和媒体融合时代,媒体都在拼命争夺注意力,也出现了报道同质化现象。面对公开信息和“命题”作文,可以借助营销4P理论,从产品、价格、渠道、推销四方面进行创新和包装,从而让报道卓然不群,吸引受众眼球。她还分享了新华社北京冬奥会报道的一些“包装”策略,如重视标题制作,从小事件“变身”大事件,从与我“无”关到与我“有”关,使用“怀旧”策略,进行历史“对比”和“跨界”叙事等。只有与受众建立深度的情感链接,达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才会收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卢羽晨认为,融合报道可以分为传统融合报道和新型融合报道。传统融合报道指的是文字、图片、视频等的集纳。新型融合报道则指从源头开始就谋求策划、采访、制作、播发的全流程融合和新媒体形态,尤其注重内容和技术的融合。2021年创办的《追光》栏目就是一个新型的体育融合报道产品。
牛梦彤结合《东京晚自习》和《北京晚自习》两款短视频节目的融合生产,告诉同学们要广开思路、大开脑洞,要多观察、多思考、巧模仿,要从受众的角度看问题,要通过持续输入增长新技能等。王楚捷选择从日常体育赛事报道的创新实践入手,告诉同学们要通过融合报道彰显活力,要注重“小快灵”,拍有准备的视频,抓有热度的实况,做有思想的产品。曾徒步至珠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进行报道并是新华社唯一女性滑雪记者的王沁鸥,分享了自己通过观察和提问发掘独家冬奥故事的经验。
除了精彩讲座,主讲教师还为同学们精心布置了作业,如撰写体育评论、制作新闻海报等,并在工作之余为学生作业做出点评,如“评论整体质量不错,短期引进和长远青训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把握得比较到位”。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们不但积极选课、专注听讲,也主动提问、认真做笔记、学习报道案例、完成作业等,收获颇丰。同学们表示,“每一堂课都是干货满满,让我不仅对最前沿的体育新闻业界有了一定了解,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新华社老师对待体育新闻工作的热忱和专业度。”“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们的讲课方式,他们会讲述自己在奥运赛场上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锻炼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深刻认识、学习到了作为一名新闻从业者应有的情感、品格、知识储备以及技术素养。”“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内容让我大开眼界,未曾想到能以这样的方式在这样的位置近距离接触到了那些熟悉的作品背后的故事,每一次的案例分享都让我在屏幕前兴奋不已,认为自己选到这门学期中途‘杀出来’的课绝对是中了彩票。”
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共享和知识传播,课程同时以“北体新传讲堂”的方式面向校内外师生开放,并吸引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等校外师生,甚至北京冬奥组委媒体运行部专家等参与。华体会体育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