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劲大学学习新闻专业,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自由报道摄影师。他将镜头和文字对准小镇青年的生活与情感,作品普遍关注当下中国年轻人的生存和流动状况。
2022年初,一文在全网刷屏。文中的“天才儿子”金晓宇幼年不幸眼部残疾,高中辍学后被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通过自学掌握了英语、日语、德语。一次偶然,他获得了在家翻译作品的机会。2022年初接受采访时,金晓宇提到在从事翻译的十多年里,他已经翻译了17本外国著作,约600多万字。
关于金晓宇的报道在一个月里集中出现,“金晓宇”这个名字,与他的翻译才能和双相情感障碍,一同被大家知晓。
今年年初,其父金性勇离世,金晓宇的现状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近日,深度营对一年以来金晓宇事件的相关报道进行复盘,试图厘清媒体从哪些角度报道金晓宇、哪些报道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信息增量、采访对象是特殊群体时如何平衡新闻伦理。此外,深度营采访了两位曾报道金晓宇的媒体记者——极昼工作室记者殷盛琳和南方周末记者苏有鹏,与他们复盘和讨论“如何写出有细节、有温度的人物故事”。
2021年11月9日,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母亲曹美藻去世。在此之前,金晓宇因病复发再次住进精神病院。母亲去世当天,父亲金性勇打通了杭州日报“倾听·人生”的电话,希望更多人了解他儿子金晓宇的故事。
2022年1月17日,杭州日报“倾听·人生”栏目文章见报,该篇报道以金性勇口述的方式,讲述了金晓宇的人生经历:6岁时,由于一场意外,金晓宇左眼失明。中学时,他产生厌学心理,情绪时常不稳定。上大学后,金晓宇确诊双相情感障碍,多次出入精神病院,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在父母的照顾下,他自学围棋和英语、德语、日语等多门语言,读遍浙江图书馆全部外语小说,翻译了22部外语著作,作品受到业内赞誉。后来,金晓宇再度住院,母亲去世,风浪再次向这个不幸的家庭袭来……
在杭州日报官方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同步推送后,引起全网刷屏式转发和讨论。这个关于爱与命运搏斗的故事感动了无数网友,“天才翻译家”“躁郁症患者”等标签也引起网友进一步讨论。1月17日,“金晓宇”整体微信指数值日环比上升3099289.90%。(注:躁郁症即双相情感障碍)
1月18日,杭州日报发布最新回应,提到金晓宇已经出院回家,正在全力翻译第二本本雅明的著作《拱廊计划》。其中评价金性勇为“一个老派的知识分子,仍维持着优雅的自尊”,被网友广泛传播。
当日,澎湃新闻发布,记者葛熔金走进金晓宇家中采访父子。金晓宇告诉记者,父亲是译书的第一个读者,译书的机会也是父亲帮忙联系出版社得来的,他希望在父亲88岁生日前译完《拱廊计划》。
1月19日极昼工作室发布,以金晓宇自述的方式,详细讲述了金晓宇学习翻译和做译者的经历,以及自身成长和与父母相处的过往。母亲曹美藻与金晓宇的相处模式跃入读者视野,她对金晓宇的管教较为严格,帮金晓宇规划了人生。该篇报道写出译者翻译稿费低,千字只有五六十块还要交税的问题。
在媒体的集中关注下,话题#天才翻译金晓宇的线日,新华社以第三方视角讲述了金晓宇的家庭情况。当日,中国新闻网和界面新闻先后发布科普文章和,媒体开始由报道金晓宇个人经历及其家庭情况,过渡到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这一群体的关注,通过采访医学专家澄清部分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是“天才病”的误解,向社会科普该如何理解这一病症和如何面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这一群体。
此后,自媒体“偶尔治愈”发布,与两位长期关注双相情感障碍的专业人士——媒体人张进及“刺鸟栖息地”的创办人小卡就这个故事中有关污名、歧视、天才、控制、陪伴以及社会支持等议题进行了讨论,通过梳理媒体报道与舆论看法,讨论双相情感障碍。
1月21日,红星新闻对译者翻译稿费进行调查,指出译者翻译稿费低是普遍现象,跟图书行业利润空间窄,整个行业赚不到钱,内容缺乏竞争力和绩效机制息息相关。
这一阶段是参与媒体最多,且报道数量最多的时期。本次金晓宇事件中,杭州日报于2022年1月18日以记者手记的形式率先发布金晓宇的近况,回应公众关切;澎湃新闻也在当天对金晓宇进行采访。随后,央媒、互联网媒体、自媒体等也加入报道行列。报道形式有人物自述和通讯等,切入角度主要有以杭州日报1月17日的报道作为基础线索,深挖关于金晓宇一家的往事,关注金晓宇所从事的翻译工作,以及以金晓宇本人为切入点,采访专业的医生和专家,向公众科普双相情感障碍,或是揭露翻译行业低薪现象。
在媒体的跟进报道中,金晓宇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这一阶段人们对金晓宇的讨论度也相应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上升。
1月27日,新华社报道,金晓宇的故事被广泛传播后,他的译作也火了,一度卖断货。金性勇最挂心的事情也解决了——金晓宇被推荐加入浙江省翻译协会担任理事。
2月17日,极昼工作室报道。3月14日,南方周末发布,深度报道金晓宇一家命运周转的往事。6月24日,金晓宇在医生帮助下,右眼视力矫正达预期的0.3。6月26日,钱江晚报发布一文,提到金晓宇在浙大眼科医院、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接受治疗后,右眼恢复光明。“金晓宇”在微信平台内的讨论度达668.6万。
8月16日,澎湃人物发布,报道金晓宇在迎来加入翻译协会、右眼复明等好消息后,旁人散去、家庭重归沉默,金家父子的生活仍被危机感笼罩。
10月29日,天目新闻发布,“金晓宇”一词的百度资讯指数达到3.8万。12月31日,杭州日报也在2022结束之际回访金晓宇,了解金家父子2022年的生活。这两家媒体的报道将金晓宇的最新近况展现给读者们,对金晓宇事件的微信整体讨论度于31日超过48万。
这一阶段事件本身的热度相比上一阶段有所下降,媒体此时主要关注金晓宇在1月中旬被各界关注后的生活情况,及时向公众更新舆论最关心的问题进展:金家父子生活条件的改善、金晓宇加入翻译协会、右眼视力恢复等情况,报道形式主要为通讯和深度报道。
2023年1月17日,金性勇辞世,金晓宇在一年后再次受到关注。关键词“金晓宇”整体微信指数值日环比上升186595.44%,微博话题#天才翻译家金晓宇的父亲去世#最高曾到达热搜榜第16位,阅读次数超过5439.8万次。
因金父去世,金晓宇再次受到大量关注。媒体报道的形式主要为记者手记和观点评论。曾采访过金晓宇的记者以手记的方式回顾与金家父子相处的细节,以及金性勇在离世前与儿子相处的最后一段时光。部分观点评论类媒体在金性勇去世后,发布文章探讨残疾人养老和残疾人的抚养人离世后,其生活如何得到保障等问题。
“天才儿子”金晓宇的相关报道者主要有央媒、地方党报、市场化媒体。各家媒体重点以杭州日报在2022年1月17日刊登的内容为基础线索,深挖金家父子的往事,报道形式有通讯、人物自述、深度报道、记者手记等,内容详实的深度报道更受大众欢迎。
在本事件中,媒体的报道可以分为叙事类、科普类、以及观点评论类。其中,从各类报道的阅读量来看:讲述金家父子故事的叙事类稿件更吸引公众,“天才翻译”“天才儿子”在各家媒体稿件的标题中被反复提及,形成一种金晓宇本人的固定标签。这些稿件一定程度上满足公众对金家父子往事的好奇和对他们的同情心理。科普类则以金晓宇为切入口,介绍其所患的双相情感障碍为主,向公众科普这一精神疾病的有关知识。观点评论类则更多在金性勇去世后发布,内容大多为探讨残疾人养老保障问题。
1.2022年1月17日,杭州日报发布,作为金父首先“求助”的媒体,报道发布时间最早,第一次以金性勇自述的方式将金晓宇事件的核心部分呈现给大众,其“双相情感障碍”“母亲去世”“单眼失明”“翻译天才”等报道关键词引发了社会关注。同时本篇报道也点明此事件中媒体与受访者相辅相成的关系。杭州日报也持续报道金晓宇生活近况。
2.2022年1月19日,极昼工作室发布是事件生发后最早的以完整深度报道形式进行报道的媒体稿件。报道以金晓宇自述的方式,从翻译工作、父亲、母亲几个角度出发,描述了金晓宇的家庭生活与工作现状,其中包括金晓宇本人记录的《对母亲的回忆暨我的翻译生涯》,展现了其对母亲矛盾的情感。同时家庭经历的复杂性、稿费较低等细节也为后续报道提供了线日,人物发布,以深度报道的形式从多个视角更为全面地展现金晓宇的过往以及家庭结构,将双相情感障碍的影响更为细节地描述出来。同时该报道也引出了该事件存在的矛盾点,即家庭中母亲的教育模式、大儿子的缺席和疾病发病的未知性,以此引导受众的问题视角,对后续报道的切入点具有延续作用。
4.2022年2月17日,极昼工作室发布。与前一个月大部分媒体对金晓宇事件本身的报道不同,这篇文章以一封网友写给金晓宇目的不明的“情书”为由头,从媒体伦理的视角,以金晓宇被大众看见后的生活为主线,通过“喧嚣”与“静止”呈现了观者与被观者本身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情书”、父亲生命的流逝、多家媒体的登门拜访、疾病的不确定性,这些细节引发受众对媒介力量与媒体伦理应如何平衡的问题进行深层思考。
5.2022年3月14日,南方周末发布,以金晓宇家庭与他者的视角对该事件进行报道。初中班主任的引入补充了金晓宇的成长经历,父母的分开讲述补充了他所处的家庭环境,叙述了金晓宇一家命运周转的往事。
6.2022年10月29日,天目新闻发布,在金晓宇事件300天后再次报道金晓宇生活的变化,切入点更为具体实际,如学习智能手机,做志愿者,稿酬增长等等,将人物故事更为立体地呈现出来,既满足了受众对此事的关注又引导社会对金晓宇进行正向帮助。
7.2023年1月18日,三联生活周刊发布,完整地构述了金家父子的生活,“小鱼儿”“父亲”“小孩”的小标题将两人的生活与关系清晰细节地呈现出来,二次发稿浏览量超过十万,引导受众关注在金性勇生命最后一年中给予他帮助的媒体效应。
8.2023年1月19日,澎湃新闻发布,第一时间将金性勇离世这一事件的具体细节呈现出来,运用作者手记的形式,兼顾了时效性与人情味,从而使受众再度关注与帮助金晓宇。
据前述媒体报道时间线日一文见报于杭州日报“倾听·人生”栏目后,迅速引发媒体关注。
在金晓宇事件生发后,媒体报道经历了由简述事件转向深度报道的过程,且报道角度越来越发散。2022年1月18日,金晓宇接受媒体采访,讲述自己学习和进行翻译的过程,回忆了父母对自己的培养和相处方式。2022年1月20日-1月21日,媒体关注到金晓宇背后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这一群体和翻译家工资低这一问题,并对前者进行科普。此后的一年内,媒体持续关注金晓宇,金家父子的最新情况、经历和家庭细节有了更多披露。2023年1月18日,金性勇去世后,媒体以旧稿重发和记者手记等方式,再次报道金晓宇的故事,引导受众关注残疾人养老保障的问题。
事实层面:还原金晓宇事件的核心部分,“双相情感障碍”“母亲去世”“单眼失明”“翻译天才”等报道关键词成为金晓宇的标签,被大众认知;金晓宇的过往生活经历以及家庭结构;双相情感障碍对他的影响;译者翻译工资较低;金晓宇生活的变化,如学习智能手机、做志愿者、稿酬增长等;金性勇去世。
科普层面:金晓宇所患的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精神疾病的有关知识;翻译行业译作回报率普遍偏低的情况;残疾人在父母去世后该如何生活、社会该如何保障。
如何操作热点人物,采写一篇有细节、有温度的人物报道?在采访对象是特殊群体时如何平衡新闻伦理?对此,深度训练营采访了报道金晓宇事件的记者,其中极昼工作室的殷盛琳是三篇文章的记者,南方周末的苏有鹏是一文的记者。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我是在杭州日报的公众号上看到了。当天这篇金性勇视角的口述报道已经开始在朋友圈刷屏,所以关注到并不难。
南方周末苏有鹏:最早是看到杭州日报他父亲写的那个稿子,金晓宇本人当时我并没有太多关注,但他父亲的文字还是很让我感动的。刚好我认识杭州日报的朋友,得到了金晓宇父亲的电话,就联系上对方去杭州采访了。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关于金晓宇父子我们一共发表了三篇稿件,但事实上采访只有两次。第一次是2022年初,也就是金晓宇因为杭州日报的报道第一次进入公众视野的时候,第二次是2022年末,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回访。
至于选题落点,第一篇稿件是金晓宇视角的口述报道。当时他父亲的讲述已经非常完整了,在杭州日报的报道里,他聊了许多自己的经历以及晓宇的病情、父子之间的关系,但金晓宇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他在这个家庭里的感受是什么?他是如何成为一个还不错的译者的?翻译的作品多大程度上塑造了他?当时公众对金晓宇有非常多的好奇,所以我们第一篇稿件也是回应了这种好奇与困惑,快速出了一篇报道,也为接下来的长报道争取空间。
南方周末苏有鹏:当时看到其他媒体的报道大部分只有他和他父亲的视角。那如果只有这两个视角的话,其实我就没有必要再去做采访,因为他父亲已经表达得挺清楚了。所以就会想多一些视角。关于采访方向,其实没有一个很固定的预设,当时因为很多记者同时在采访他们,一对一采访的时间很少,所以就觉得能碰上哪个采访对象就问,而且我做采访是不太做采访提纲的,更多的是现场的捕捉和记录。
我希望是能呈现出一个有别于大众眼中“原生家庭给予了精神疾病患者伤害”这样的主题,我看到太多人去质疑这样家庭里的教育模式,当时互联网的讨论里金晓宇母亲都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形象hth华体会。这种控制欲,在这件事或其他类似事件里似乎变成了“母亲”形象的一种标签。我觉得是因为他们的固有逻辑,大家都愿意往这个方面去想,所以我在这个方面希望去深挖一个更为客观的形象。包括后面采访发现,认识但不了解曹美藻(金晓宇母亲)的人说曹美藻有控制欲等等的这些看法,很多是来自于那几天的新闻报道本身,其实他们本身对于曹美藻是没有印象的。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杭州日报的报道是2022年1月17日中午发表的,我看到之后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找人,包括向认识的出版社编辑询问认不认识金晓宇的责编,也同时寻找杭州日报记者的联系方式。我的同事也在帮我问,直接找到了金性勇的电话。我给他发了短信,那会儿联系他的记者还没有很多,所以他很快回复了我在杭州的具体住址,说欢迎我们过去采访,我就赶第二天最早的航班去了杭州。
我第一次到金晓宇家里是18号中午,整个采访大概持续了一周,我每天都会去找他们。但从第二天开始,社区开始管控媒体的采访,不让记者私下接触他们了。社区组织召开集体采访会,金家父子和社区主任、民警坐在圆桌边,记者围在后面举手提问,那样的环境就不适合做深度采访了。所以我真正采访他的时间并没有那么长,只有第一天,以及社区放开管控之后的两天。尤其是在杭州的最后两天,我才真正有机会和父子俩长时间相处,和他们一起做饭、吃饭,陪父子两个一起去打印资料,和晓宇一起去银行取钱,才能有机会了解到这个家庭真实的样子,观察晓宇是如何跟外部世界打交道的。
Q4:如何快速找到和突破采访对象?如何获得金晓宇的信任,让他尽快敞开心扉呢?金晓宇的父亲年纪比较大了,和较为年长的采访对象沟通时,会遇到什么困难呢?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在金晓宇选题的具体实践里,“突破”这个过程是几乎不存在的,因为晓宇和金爷爷都是非常真诚的人,记者不需要去费尽心思衡量什么。真正考验的是,记者要想清楚自己想要问什么。
晓宇很聪明,他是一位50多岁的中年人,虽然有疾病困扰,但他能够分辨什么是真诚,什么是虚伪,也能感受到你是不是真的对他好奇,他很敏锐。面对这样的人,我很放松,采访也会比面对“聪明人”松弛很多,或许也因为这样,才能问出更多东西吧。
至于金爷爷,他的腿脚不好,走路要慢慢往前挪,所以除了偶尔出门吃饭,我一般在家里采访他。他习惯吃过午饭后在沙发上靠着休息一会儿,我就陪他坐着,等他有精力了再聊。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采访的内容主要指向两个大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我们想知道金晓宇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塑造了如今的他?这里包括他的童年、他的疾病、他如何与双向情感障碍相处、他的翻译、他的人生坐标系、他的命运轨迹、他的遗憾和理想、他最在意什么他恐惧什么、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如何获取信息、他以什么标记自己的时间?
第二个问题,我们想知道这个家庭是什么样的?父子、母子之间的羁绊与连接是什么?这里包括金爷爷是怎么和晓宇相处的?他和曹美藻在家庭里各自扮演的角色是什么?母亲去世后父子两个人各自的感受是什么?晓宇与外部世界几乎不打交道,这些年闭锁在小房间里,父亲是怎么帮他度过发病期,又是怎么代替他和“现实”对线:人物采访如何问出细节?金晓宇是一位健谈的采访对象吗,如果不是的话,要怎么引导他聊得更深入更细致呢?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晓宇并不是一个能坐在你对面跟你长时间对谈的人,他总是在行动。他跟人打交道并不熟练,所以总是陷在自己的世界里。他要洗脸、要刷牙、要吃饭、要坐在电脑前回复邮件,还要做翻译,他不会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有自己的“时钟”,而且也不会因为外人的侵入而改变,这或许也和他的病有关系。(我第二次去的时候就好多了,晓宇开始学会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不是只顾自己的事情了)所以记者也得跟着他一起行动,在去银行取钱的路上聊,在去吃饭的路上聊,在去打印店的路上、在饭桌上像聊天那样问出你想知道的问题,看起来很不像采访。
采访需要把问题设置得很细,因为晓宇的逻辑叙述能力并不强,如果问很空泛的问题,可能回答也是很虚的东西。下面是几个当时采访提纲上的问题:
1.你确诊双相障碍之后,是怎么认识这个病的?会不会有某种放松感,就是我终于有理由去选择不一样的生活了?如果没有得病,你会一直读书吗?如果重返20岁,你会做什么?
2.爸爸对你的照顾和妈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你说爸爸偏心哥哥,对你只是同情?是发生了什么具体的事让你有这样的感受呢?
3.这几年有感觉自己在变老吗?是什么样的瞬间让你觉得自己不再年轻了?你照镜子吗?你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白头发的?
4.别人把你当小孩子对待,你是什么感受,或者说,你有意识到他们对待你的语气像对待小孩子吗?
5.你们的小区有多少栋楼?夏天的时候院子里会开什么花?你怎么具体区分四季,季节的变化会影响你的疾病和你的翻译效率吗?
南方周末苏有鹏:经过多轮采访,父亲和金晓宇本人其实问不出太多细节了,等到我能一对一采访他的时候,他觉得他已经说过很多遍了,很多内容他说得可能还没有他写给《杭州日报》那篇精彩。
所以我大部分都是靠外围采访,我通过杭州高级中学找到了他(金晓宇)的老师,接着通过老师联系到他当年关系特别好的朋友hth华体会,再找到了其他的一些同学。再比如,我们很多记者第一次在老人家里的时候,他晚上带我们去一家酒楼吃饭,然后酒楼的一个服务员刚好是他的侄女,我又找了一个时间,单独和侄女聊。以及我在曹美藻的学校——南京大学,通过南大校友找到的一个南京大学的退休教授,给我提供了很多关于曹美藻的信息。当时很多人都说曹美藻很霸道,但是那位退休教授和我讲,曹美藻以前是班里存在感最低的,都是跟在别人后面跑的那种人,这些细节能让人认识到一个更完整的曹美藻。包括我在金晓宇家也与他们生活了一段时间,帮他们买菜、做饭、聊天、在一定程度上融入他们的生活。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像金晓宇这样并不主动暴露自己,但又十分真诚的采访对象,需要记者大胆假设一些问题,再去求证于他。在他回答的时候要及时捕捉“出水点”,沿着回答继续追问。
比如,当时他有聊到自己发病了,独自去往温州。那么记者就可以去追问,追问他的行动,怎么去的温州?是坐火车吗?什么时候去的?怎么买的票?几个小时到的那里?到温州之后做了什么?遇到了哪些人?怎么回来的?问到这些并不令人意外,也有人会问到是因为什么独自出走,但可能大家会忽略行为背后更深的心理动机:全国那么多城市,为什么是温州?只是巧合吗?
如何记者不问这个问题,那么故事到温州这个点就结束了,晓宇或许永远都不会主动解释后面更复杂的情绪:他有一个曾经最好的朋友,就是温州人,两个人的友谊没有延续下去,一直是他很遗憾的事,所以他想去温州看一看。
2020年,《人物》前编辑张捷老师教给我一些技巧,她是我编辑的编辑,当时是由晶晶老师转达的,可以分享给大家。“记者要有基于阅历的洞察人心的想象力,各种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各种小刀小剑扔出去看对方的反应,没准哪个可能性就是真的。不能只问大而化之的问题等着对方给东西。”
Q8:在现场与金晓宇相处,如何观察人物,获得信息?采访时,如果察觉到采访对象明显的情绪波动,应该如何处理呢?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如果能跟着他,观察是很简单的事,看他怎么和外人打交道。我觉得比较难的地方可能在于,如何准确地写出你观察到的人物行动的语境,写清楚那种氛围。
如果采访对象有情绪波动,可能需要判断下他情绪的可控性,如果他只是因为小事和金爷爷之间有争执,那对于他们来说是日常的一部分,金爷爷会来判断和掌握他情绪的边界。如果是我单独和晓宇相处,比如那次在银行取钱,他的情绪波动,我会尽量安抚,转移他的注意力。因为他的情绪如果失控,可能会引发疾病。
南方周末苏有鹏:当时现场的记者很多,有杭州本地的记者,还有外地来的记者。每个人都想争取一对一的采访权,但是社区为了老人能够休息好,会在采访前三天甚至前五天在老人家门口守着,怕我们去打扰他们。而且这么多天的采访,金晓宇父亲其实已经超负荷运转,到最后只剩下我还有另外一个记者跟他在一块,他自己心脏一直不太舒服。后来金晓宇也有点要发病的迹象。
在最后一天我要走了的时候,金性勇说希望我陪他们俩去西湖走走,这也是我稿子里结尾那一段的描写,他走得很慢时常需要休息,很多时候是我在照看金晓宇,回看那个时候,其实能感觉到金性勇作为父亲的职责似乎已经完成了。
Q10:做这样一位热点人物的采访,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采访对象已经接受过其他媒体采访的情况,那在问到一些可能已经被问到过的同质化问题时,应该如何提问呢?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我觉得如果把问题问得足够细,或者自己设置一些问题,一般可以和别的媒体信息有区分。另外,就算大家问的问题、得到的答案都一样,一模一样的录音速记拿回去也一样会写出不同的稿子,因为记者对于人的判断和感受是不一致的。稿件或者说写作就像一滴水珠,折射出大家不同的影子。
南方周末苏有鹏:采访前其实我基本上就有了自己的稿件内容倾向,我也基本不会去格外关注其他媒体的报道,我觉得这会框住自己的思维。当然其实金晓宇事件里很多时间记者们是在一起采访的,我们也都会对彼此得到的信息有所了解,会大概知道他们的一个采访方向,但具体写作时是不会刻意说要带着避免同样题材之类的的想法去操作的。
Q11:《「天才儿子」金晓宇,被看见之后》这篇稿子为什么选择以自述稿的方式呈现呢?在写作时一般会如何选择文体?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选择自述稿,有两方面的原因吧。一个是当时感觉金晓宇的表达很细腻,适合口述这样的形式,能让大家更直接地认识金晓宇。另外,编辑部也有基于刊发压力的考量,毕竟那么多媒体都在那里,我需要先出一篇快稿,才能为之后的长报道争取更多空间。
Q12:以《喧嚣过后,译者金晓宇静止在时间深处》为例,在获得大量的采访素材以后,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写作呢?如何确定稿件结构,讲好故事?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故事的主题我在采访到后半程的时候就基本确定了。最打动我的就是金晓宇与时间的关系。他身处残酷的现实之中,又远在时间之外。过去几十年,他基本不和外界打交道,闭锁在老房子里,和同时代的相比,他的时间几乎是凝固的。但另一方面,他的世界又极为广阔,通过翻译,他要看电影、要熟悉音乐、要了解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他有自己划分四季、标记时间的方式。疾病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他自由,可以理所当然地偏离那些标准的社会预期。他说自己的痛苦和青春本身一起过去了,他对很多事情的态度都很淡然,因为他非常清楚,自己的人生,无从逆转,也无法更改。他能够面对和掌握的,就是如何与父亲一起度过接下来的时间。没想到令人痛心的是,金爷爷在2023年初去世了,晓宇必须一个人面对这个世界了。
Q13:在您的《》里的开头和结尾段,记者“我”两次介入,想问您觉得“我”的介入对人物稿件的作用是什么?又是如何决定“我”何时进入、何时退出?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我”的出现相当于一个镜头,带着读者去观看一种情景、一种氛围,在文章里出现“我”,一定得有功能,不然在我的写作习惯里,其实是不喜欢用很多“我”的。
另外,我觉得如何使用“我”,是记者自我映照的一面镜子。“我”究竟是在承载叙述的功能,还是喧宾夺主的自恋,可能需要大家反复自省。我甚至觉得,有时候写“我”比不写更难。
Q14:关于《》这篇稿件,为什么会在一年以后想到再次回访金晓宇父子,并且再次选择的是自述的文体呢?做回访的时候,您关注的是哪些问题?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那次回访是我在采访苏敏的时候顺便采的(关于苏敏的报道见)她当时去杭州做商务。我们对报道的设想就是写篇小稿子,因为正好年终,想知道父子两人在这一年里有了什么变化,金晓宇的事情进入公共视野之后,金爷爷的担忧解决了吗?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采访之前基本就是带着这些疑问去的,像去看望了两个老朋友。在两次采访中间,我和金爷爷也是有短信往来的,彼此会交换一些生活近况。
Q15:《被遗忘的天才儿子:翻译家金晓宇故事的另一个真相》的报道有上万字,关于文章的篇幅是如何处理的?
南方周末苏有鹏:首先,一个稿子不同的人肯定会读出不一样的感觉;其次就是如果多读几遍去感受一下hth华体会,虽然有上万字,但字里行间都是有设计的。比如说你第一遍看,大概理解会是这样的一个意思,第二遍再去看,你可能就发现这句话,好像跟你之前第一遍粗略看时的意思完全不一样,甚至第三遍第四遍看,可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我写作时也会在这些地方去设计一种希望人们反复咀嚼的表述。在短视频盛行的时代,长阅读,是珍贵且我认为需要保持的习惯。你可以花两个小时看一部电影,但现在却不愿意花两个小时去读一篇文章,是很可惜的事。所以在写作时我没有刻意地删减修改,把整个故事完整地写出来,每一段、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词都斟酌过。我想要达到的是大家看到后会觉得,所使用的的表达是比较精确的。所以如果能把故事讲好,每一处都考量好,篇幅长也不会让人觉得冗余。
南方周末苏有鹏:采访时间太长了,录音大概有30个小时。我当时觉得这个录音是要重新听一遍的,不然很多细节想不起来,但又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因为提前预知到会有这样的处理问题,所以我在采访的时候会记笔记,重要的部分记得比较详细,后面整理时相对来说就会比较容易。
南方周末苏有鹏:对于这类稿子去平衡新闻伦理是很难的。到现在,我都觉得当时怎么去采访金晓宇我都会很自责,甚至很羞愧。因为我觉得真的是打扰到了他们这一家人,即便这是他自愿选择让我们去打扰。包括前期我们现场的几位记者约定,不要去拍金晓宇的正面照,想要保护他,但最终他的形象后来也直接放在了互联网上。还有在采访过程中金晓宇有发病,他父亲心脏也一直不好等等,这些都会让我思考,这为了满足“好胜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去打扰他们一家人。所以我采访结束之后到现在都还会想,如果有一个稿子再涉及到这一类人,我可能首先需要思考是否要去采访。这促使我现在从来不会去强求采访对象来回答什么,在某些新闻现场,更多的是安抚陪伴,然后再去想如何做稿子。
Q18:如何看待在写作金晓宇相关报道时,和人物相关的“天才翻译家”“躁郁症患者”这种标签呢?
极昼工作室殷盛琳:晓宇并不觉得自己是“天才”,他认为自己只是画匠,描摹作品本身的样子。“天才翻译家”更多只是出现在媒体标题里,为了更好地传播吧,作者写报道的时候可能并不会以此为重点。但躁郁症却实实在在和金晓宇的命运相关,他的疾病影响他的生活、他的翻译,同时也是书写家庭关系的切口。如何与疾病相处,是属于金晓宇的重要命题。
标题有标题的功能,在不伤害受访者的前提下,如果文章能被更多人看到,主人公的命运被更多人看到,我觉得并不损害什么。金晓宇本人对“天才翻译家”的称呼没有排斥或厌恶,他只是谦逊地觉得自己算不上“天才”。如果是带有偏见的标签,我一般不用。在第二篇长报道的时候,我们也决定用“译者”金晓宇这个更平实的称呼。
南方周末苏有鹏:我可能会反问大家,是否认为金晓宇真的是“天才”,因为不同的人对“天才”的理解也不一样。其实我通读了金晓宇翻译的文字,单从翻译的角度我们都无法评判这是否就是“天才”,但金晓宇的父亲认为自己的儿子是“天才”,是觉得儿子作为精神疾病患者,在这种时常发病的痛苦下进行翻译工作,这件事很“天才”。所以我觉得例如标题里写到“天才”也是希望不同的人能对此有不同的解读。当然,媒体以“天才”的标题报道,确实是有流量的,因为从受众视角,“天才儿子”一词能让大家迅速反应出讲的是谁的故事,同时也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关于金晓宇的故事。
1.做热点人物报道复盘,需要前期尽可能网罗该人物稿件,梳理事件生发和传播路径,比较不同媒体的选题落点和信息增量。
2.一篇细节丰富的人物稿件,需要记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列出足够细致的采访提纲,大胆假设、小心求证。